破纪录的背后:孙颖莎158周封神,为何顶流成“众矢之的”?
你知道孙颖莎吗?
要说乒乓球这块地,她就是那根最粗的梁。
世界第一一霸就是158周,三年多没掉过链子。
可偏偏,就这样一个金牌得主,每天不是被夸,就是被喷。
成绩在前头晃,网上却在后头追着喊冤,这到底是啥道理?
放眼望去,这几年国内外大赛,孙颖莎几乎就是中国队的保险箱。
2022年,人家才刚换了主管教练邱贻可,没过多久,世界排名第一就拿下了。
从那年开始,这名字就像贴在榜首一样,谁也撕不下来。
单打冠军19个,三大赛金牌4个,这数字搁谁身上不服气?
可偏偏风光背后是泥沙俱下,掌声和唾沫一起往脸上糊,谁受得住?
别说外人,连教练都快扛不住了。
2024年7月16日,邱贻可实在憋不住,直接在社交平台发了长文。
他说自己和家人被网暴,真是“人在家中坐,锅从天上来”。
一场输球就被喷子拉出来祭天,稍微有点起伏,动不动就被骂“无能”。
想想也是,冠军拿到手软了,还被揪着不放,这日子过得太累了吧。
最让人难受的,是那种只许赢不许输的气氛压在头顶。
7月11日美国大满贯,孙颖莎被队友陈熠淘汰,八强也没进。
那天舆论场像点了炸药包,什么“状态滑坡”“教练背锅”的声音全来了。
你说她没拼尽全力?
有谁敢说?
可只要输,就成了众矢之的。
那种心酸,就跟你辛苦种田,不见收成就被村里人骂一样,能不窝火?
其实想想,这世界第一的宝座不是送上门的。
2022年2月,孙颖莎和邱贻可搭档,成了国乒的黄金组合。
2023年1月4号,邱贻可正式成了孙颖莎、蒯曼、孙铭阳的主管教练。
2024年7月,巴黎奥运就在眼前,网上的骂声却比热身赛还激烈。
成绩是拿出来了,可人家心里那口气,到底怎么消?
真实的国乒训练,比外人想象累多了。
邱贻可还幽默过,说要让马龙当几年教练,也老得快。
每天六点多起床,训练完再训练,吃饭都是赶趟的。
可外面的人看到的只是金牌和荣誉,从来没人关心背后那些苦。
你说当教练容易?
成绩好就是应该的,一旦输了就得背锅,这买卖谁敢接?
翻翻数据,邱贻可带队这几年,孙颖莎世界第一的位置死死守住,成绩单上写得清清楚楚。
可网络上只盯着一两场失利,动不动就甩锅。
那种情绪,跟刮台风一样,谁都顶不住。
教练说自己能接受建议,但谩骂和带节奏的言语,谁能忍?
键盘敲两下容易,背后的心血和压力,只有自己知道。
最奇怪的地方就在这,成绩越好,容错率越低。
中国乒乓球强是强,可一旦输了,大家就像发现了什么天大秘密。
2024年7月13日女双决赛输了球,网上又是一波批评。
其实冠军榜上还是中国人,可风评却转瞬之间换了味。
这不就是“赢了是应该,输了全赖你”的节奏吗?
“常胜将军”这个词,原本该是褒义词,现在却成了紧箍咒。
国乒这些年压力大,大家心里有数。
赢球人人喝彩,输球就要检讨。
外头人看着热闹,里面的人只有苦水往肚里咽。
你说运动员不是铁打的,偶尔失误咋了?
可惜键盘侠才不管这个,哪怕赢多输少,都能翻出花来。
这些年,网络世界成了体育人的新战场。
2024年7月,邱贻可发文,细数自己、队员、家人遭遇的网络暴力。
他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可现实是不是这样?
谩骂、造谣、节奏,像潮水一样,你挡得住一时,挡不住一世。
体育就成了网络发泄情绪的出口,谁失利谁背锅。
其实孙颖莎和邱贻可,也都是普通人。
冠军的光环不是护身符,压力大的时候,谁不想找个地方歇歇?
运动员和教练拼命训练,最后成了网络上的“活靶子”,这公不公平?
说到底,体育不是宫斗剧,输了就该“祭天”吗?
不少网友也看不下去,有的说成绩已经够好了,还被骂太冤。
有的反过来说,既然是代表国家,压力大很正常。
还有人拿开玩笑说,“输一场球都能被上纲上线,这是打球还是演连续剧?”热闹归热闹,真要坐下来想想,到底该不该这么苛刻?
有些人只爱金牌,不爱运动员。
只会数冠军,不会看背后。
你让人永远赢,这不是体育,这是玄幻小说。
乒乓球再强,也得给人喘口气的机会。
冠军头上不是铁帽子,顶得久了也会累。
看球赛的,不妨多点包容。
网络上的喷子,骂得开心,可曾想过被骂的人有多难受?
成绩在那,不是吹出来的。
冠军的压力,外人很难体会。
大家都希望中国队赢,可运动员也需要温暖。
说到底,体育场里拼的是实力,网络里拼的是嘴皮子。
两者根本不是一个世界。
让冠军喘口气,给教练多点鼓励,难道不比甩锅更好吗?
翻来覆去想了想,这种网络暴力也没个头。
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谁混在这个圈子,谁就逃不过。
键盘侠多了,啥都能挑出毛病。
运动员和教练,活成了“玻璃人”,一摔就碎。
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,这不是体育本来的样子。
有本事的,拿成绩说话。
没本事的,靠嘴皮子刷存在。
要是都像现在这样,谁还敢当中国乒乓球的顶流?
难道真要把最闪亮的星星关进玻璃罩,看着她们慢慢失去光芒才开心?
你看看这局面,真的是体育的福气,还是一种讽刺?
说白了,乒乓球不是只有冠军才配被爱。
输了也不是原罪。
冠军不是铁打的,运动员不是机器人。
大家都冷静点,给体育多点温度,少点火药味。
这不才是真正该有的样子?
你说呢?
如果下次孙颖莎输了,咱是不是该多句安慰,少点指责?
你觉得158周世界第一还不够格被欣赏,那到底想要啥?
真的非得让她们变成“透明人”,网络才满意?
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